11 隐藏在历史下的真相-《大明圣皇》
第(3/3)页
赵选侍极力推荐张嫣,最终张嫣成了皇后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赵选侍,在天启朝的宫廷斗争中,被客氏弄死了,而其中的原因,就是此时埋下,附从刘昭妃,力主张嫣为后。
而接下来,天启六年的信王大婚中,这位刘昭妃再次出现。
前面我们说过,信王大婚是逾越规制的“一赔二制度”,而主持者正是掌握皇太后之宝的皇太妃——刘昭妃。
然而,刘昭妃因为只是侧妃,并不是真正的皇太后,在皇宫中的地位是没有皇后张嫣高的,因此,前面七关的主持者是刘昭妃,最后的一关决赛是天启帝选择,因为祖制,这个权利最终落到了张嫣手中。
不过,权利虽然落到了张嫣手中,但是客、魏却没有放弃,而是一直紧紧的盯着,让刘昭妃找不到之前那样和赵选侍串通的机会,通知张嫣,周氏是自己的人。
《思陵典礼记》“当(周)后入选,名在第三,张皇后特拔之。”
刘昭妃虽然没机会通传消息,但最后的决赛她可以参加,因此在选拔的当日,她极力推荐排名在第三位的周氏。
本来张嫣见周氏弱小,样貌不佳,是不愿意选的,但却因为刘昭妃的反常推荐,而心中觉醒过来,最终特殊提拔,将周氏列位信王妃,其他两名为侧妃。
这种特殊的超拔,如同刘昭妃的年龄一般,是显而易见的黑幕。
淡淡的黄纸页上,是一个个年老嫔妃的供词,这些供词糅合,加上宫中记载,最终形成了一份卷宗,为朱由检清晰呈现了三代皇帝后宫被操纵的痕迹。
然而,真正让他气愤的还不是这些,而是皇后张嫣和信王妃周氏的详尽履历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