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 王在晋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然而,一个战略的上台,关系到很多东西,和皇帝的关系以及党派之争,在这些方面,孙承宗明显更胜一筹,最终是孙承宗的战略通过。

    回忆起这些后,崔呈秀和钱龙锡无不微微色变,如今王在晋为兵部尚书,今天又被皇帝给召见进来,和他们三位宰辅共同议事,这里面的意味不言自明。

    “看来三位都猜到朕要说的事了,没错,今天的议题主要是关于辽事。”朱由检让王在晋一起坐下,然后用一种很严肃的口吻道。

    “朕欲收缩防线,退守山海关!”

    退守山海关!

    钱龙锡首先皱起眉头来,这和当前构建的关宁锦防线截然不同,而关宁锦防线,则是天启朝东林党上天后力推的战略,如今皇帝全部要推翻吗?

    “陛下,臣恐此仪无法通过。”钱龙锡率先反对道。

    靠,若是通过了这个方案,那老子还不被那些人给撕了,每年五百多万两的辽响,随便票没一半,那也是两百多万啊,这是多么恐怖的利益链条?就算不怕这些人,钱龙锡难道还不爱钱吗,身为宰辅,他肯定能分润一二。

    “无法通过?”朱由检好笑的看了他一眼,“谁反对?”

    谁反对?!

    钱龙锡顿时一个激灵,醒悟过来,能封驳诏书的,无非就是内阁和六科,然而如今六科已经名存实亡,只剩下一个内阁。

    那内阁现在是什么情形呢?

    黄立极欲退,为了致仕后的荣养,肯定不会反对,而崔呈秀呢,乃是皇帝一手力保并推入内阁的。

    为了推崔呈秀入阁,皇帝甚至默认自己的入阁,虽然是用中旨入阁,但毫无疑问,陛下退让了一步。

    之前钱龙锡还沾沾自喜,以为陛下终于看见了东林的大势,做出了让步,哪里想到,竟然在这里等着。

    二比一,自己反对肯定无效,自己不起草诏书,其他人会起草诏书,又无六科封驳,退守山海关的政策自然通行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