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 记载现代技术的古籍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朱由检也只知道常人知道的那些,什么优中选优,不断遗传,什么两种性状不同的水稻栽在一起,相互授粉杂交等等。
反正不管对的不对的,说了一大堆,说到后来,他自己都迷糊了,不知道说了啥,但徐光启竟然听得津津有味,甚至皱眉思索起来。
等对方冲沉思中清醒过来,便奇怪的看着皇帝,这些奇怪的选种知识,他是怎么知道的?
朱由检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,讪讪一笑,道,“这是朕从一本残缺的古籍上看来的,也不知道有用没用,爱卿既然是研究农业的专家,朕就说给你听听。”
说完,怕徐光启索要这本书,他又补了一句,“那古籍被朕不小心烧了,怕是不能给爱卿一观了。”
烧了?
鬼才信!
不过,徐光启还是没追问下去,反正皇帝神神秘秘的,知道不少稀奇古怪的知识,他愿意说出来就行,管他从哪里得来的。
只是,为了配合皇帝,徐光启还是满脸遗憾道,“哈,恨不能亲眼目睹先贤遗著啊!”
“是啊!是啊!”朱由检也点头附和。
笑了两句,徐光启忽然感觉这样有点假,想着自己一大把年纪了,还配个小年轻唱戏,有点丢份,便咳嗽了一声,正色道,“陛下所说的水力老臣已经有眉目了,目前已经选好了合适的地址,只是,目前筑坝有些问题。”
相比于筑坝,水力的传动以及机床什么都好说,这些都有以前的物品参照,只要稍微修改下就好,目前耶稣会的传教士就在办这些事,为制造枪管专门设计钻孔的机床,为铠甲武器设计水力锻打机械。
目前进展喜人,初稿已经完成,剩下的需要在实践中改进,而相比之下,拉河筑坝,获得水力的工程进度就有些慢了。
地址虽然选好,但如今是春季,水量高涨,不适合筑坝,而且蓝河筑坝的材料也没解决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