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 时机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迁移灾民是一项大功臣,明日朕就召开早朝,爱卿和各位臣僚说一说陕西的情况,抽调人过去,协助爱卿完成这场迁徙,粮食的事情不用担心,朕会派人送过去的。”朱由检说着自己能给杨鹤提供的帮助。

    “多谢陛下,但老臣并不需要这些,不费朝廷一两银子,老臣可以将这些人全都送走。”杨鹤自信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,爱卿有何办法?”朱由检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无他,朝士绅借粮而已,灾民已经形成,甚至有地方成为了流贼,其危害有目共睹,当地士绅巴不得花谢钱粮,送走这些灾民,不仅安全,还能侵吞他们名下的土地。”

    灾民变成流民后,会离开自己的家乡,到处讨食吃,但等旱情减轻,他们又会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种田。但若是他们不会来,那么这些土地就成了无主土地,这些士绅自然就能通过种种手段,将这些土地放到自己名下。

    “呵呵,朕不会便宜了这群豺狼!”朱由检冷笑道,他倒想看看,当这群准备饕餮盛宴的地主士绅,看到他们垂涎的土地变成了皇庄,到时候会是什么表情。

    对于皇帝打什么主意,杨鹤没有去猜,肯定不是什么很好的事情就是了。

    “哈欠!”杨鹤打了哥哈欠,眼皮有些耸拉。

    大中午的,本就让人瞌睡,更何况他还是从外地赶来,虽然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,但这并不能驱逐疲惫。

    “爱卿辛苦了,先回去休息吧,过几天再商量移民的具体计划。”朱由检说道。移民并不是口一张就好了,而是要有很多详细的计划,比如在哪里接灾民,灾民怎么走,怎么聚集,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包括沿途的一些食物站点,淮河口转换船只的地点,;临时停靠的地点,都要一一安排好。

    而这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,尤其是陕西情况只有杨鹤最清楚,大部分计划都要他来做,他的任务相当繁重,不休息好可不行。

    只是面对皇帝的好意,杨鹤并不领情,他拒绝道,“陛下,老臣今晚好好休息即可,明日就开始制定计划,大迁移在一日实行,陕西汉民就早已日子脱离苦海。”

    “爱卿辛苦了!”面对如此勤劳肯干的员工,朱由检还能怎么办,当然是同意他了。

    “老臣告退!”杨鹤行礼,然后被太监送出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