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4 别有所图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想到这,徐光启不由看了眼钱龙锡,一步错步步错,有的权力失去了,那就拿不回来了,比如这内阁任命的权力。

    以前都是以廷推为主,偶尔才有皇帝特简,但就算是特简,也要经过吏部,但现在好了,直接以圣旨的形式任命宰辅。

    这等于将所有权力全部交给皇帝手中,文官们半点干涉都不行,而这一点,就是在钱龙锡身上失去的。

    具体发生了什么,除了当事人外,也许就以前的那四位宰辅知道。反正钱龙锡和崔呈秀是以中旨入阁,开了个很坏的头。

    徐光启虽然是常人眼中的帝党,一心为国,但他更是个文官,一些东西天然敏感和在意,眼见某些规矩将要渐渐形成,他不由想张嘴反驳。

    但看钱龙锡低垂着头,一言不发,徐光启愣了下来,也没开口,他还不是内阁宰辅呢,就说这话,况且,他也没资格说这些,唯一有资格的,还在那里装傻。

    钱龙锡自然不会开口自讨没趣,崔呈秀走了,内阁中就自己一个人,若是其他三人都是廷推上来的,就自己是中旨入阁,岂不是会遭到排挤?

    身为一个聪明人,他自然不会干这种事,失去廷推权就失去吧,文官集团失去这个权力虽然心疼,但和钱龙锡并无切身利益联系,他到也不心疼。

    反正真正让其失去的不是自己,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承受恩惠的小人物而已。

    见两人没人反对,朱由检十分高兴,便继续谈论着,打算说出自己的一些改革。

    只是,在话要临出口时,他不由想到了自己刚才抚摸着‘罪槐’时,想到的一些事情,按照后世的政治体制,照搬到明朝,真的合适吗?

    大明运行了两百多年的政治体制,说改就改,真的不会生出**吗?自己对大明的政体运转有过深入的了解吗?

    当初正是因为不太清楚,朱由检以为地方没有监察机构,结果下方都察院的三百多位御史,去往地方,组建地方都察院,监察地方。

    然而等你后来,他才发现,原来提刑按察使司本身除了作为高院审判外,还具有监察的权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