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6 金部、银台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既然要改,朱由检肯定给改的一步到位,有银行这个机构,那就给用起来。
同时呢,在金部下面,还要成立一个税务司,专职负责收税,当然,税种就要好好制定了,除了农业税,其他税肯定也是要收的,这个之后再说,先把框架搭起来。
至于剩下的业务,比如田土、民政、户籍等,依然留在户部,不过,如此一分割之后,户部的权力就没多少了,分出去的都是精华,而留下的,全都是些繁琐的杂物。
除了对户部做分割外,朱由检还打算成了一个新的部门,驿部,这个部门主管道路交通,驿站铁轨,国家运输等。
朱由检一直都很奇怪,既然给的的驿站以及道路都非常重要,为何没有一个重要的部门进行管理?
当然,朱由检之所以想要成立这样一个部门,除了想要整合一些资源机构外,更重要的,就是想要收过路费。
水泥马路修好了,光自己用多亏啊,就应该设卡收费啊,只要关卡一立,那就是坐着收钱的,行人不收钱,马车收钱,哪怕收的少,但数量上去了,一年下来,几百万还是有的。
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!
同时,利用好各地的驿站,还可以开展民间的运输和邮政业务,这同样是一笔巨大的收入。到时候行人司也可以划归驿部,精简机构的同时,统一信息传递的管理,包括兵部的八百里加急,都可以托付驿部管理。
当然,关于商业部、农业部、农田水利部等,朱由检并没有弄出来,大明的管理还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,还没到那种精细的地步。
同时,对于大理寺的地位,朱由检提出了异议,他要求提高大理寺卿的品级,由正三品提升到正二品,和各部尚书等同。
今后,大理寺将作为唯一的审讯机构,天下所有的提刑按察使司全部划归大理寺管辖,作为地方审判机构。
在朱由检误打误撞下,将十三道监察御史全部下发地方,组建地方都察院,当初组建时,由于人手不够,很多都是从当地提刑按察使司抽掉人手的,如此一来,提刑按察使司的监察权就基本被侵吞一空。
如今就只有审判诉讼权,正好划归大理寺管理,至于提学官,则单独保留,暂且归巡抚管辖,以后再做处理。
在朱由检的设想中,大理寺以及都察院,都将继续深入细化下去,从省一级朝府县一级发展,介时知县知府将不具备审判权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