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1 王在晋的惊人战略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介时,战略主动权将逆转,而朱由检要做的,紧紧只是占据归化城而已。
这相比于整顿九边,简直太轻松了。
“好,实在是太好,实在是太高明了!”朱由检拍着地图哈哈大笑道。
“王爱卿的军事战略眼光,果然是一等一的,朕十分钦佩。”
“陛下谬赞了,微臣这只是一得之愚而已,陛下若是用了心思,也能看的还出来。”王在晋谦虚道。
从皇帝高兴的样子就能看出来,他已经接受了这个战略规划。
“不过,此事事关重大,不可轻举妄动,朕先让锦衣卫侦察下情况,再决定出兵日期。”朱由检斟酌道。他此时忽然想起了之前随手安排下去的任务,李若涟等几个锦衣卫的特种兵,也不知道对林丹汗的刺杀进行的怎样了。
等下问问看好了。
“自当如此。”王在晋点头。
“此事先放放,等朕这边有了消息再说,先处理其他政务。”
随后,心情大好的朱由检,再次陷入了忙碌当中,和四个大臣一点一点的处理各种奏章。
以往的政务程序,都是通政司将奏折送往司礼监,由司礼监过目后送往皇帝处,在发到内阁票拟,然后披红。
整个过程相当的繁琐而且缓慢,效率低下。
不过如今,皇帝既然参与到了内阁处理政务当中,很多程序随之而改,通政司直接将奏折送了过来,当场翻阅,当场作出决断,当场票拟披红。
虽然还有票拟披红这两个步骤,但整个运转速度,却是飞快的。
这也是朱由检当初一力要将内阁迁徙到皇极门,亲自参与进去的原因之一。中间环节的减少,可以尽量避免差错的出现,以及司礼监弄权的可能。
皇帝收获了效率和权力,而大臣则将太监摒弃在权力运转的过程之外,虽然无法完全杜绝,但比以前好了很多,这让他们十分满意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