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0 势力整合-《大明圣皇》
第(3/3)页
只需要一纸诏书,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内阁首辅。
几个重大部门的尚书决定下来,那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大理寺品级提升的问题以及作为唯一审判部门,同时如同都察院一般,朝地方推行。
对于这个,作为大理寺卿的陈扬美是相当诧异的,他不明白,为什么皇帝会突然有这个想法,而且还想将大理寺推行到地方上去。
大理寺虽然是九卿之一,但最高的长官大理寺卿却只有从三品,是九卿中最低的,比通政使还低。
而且其职权也非常的小,仅仅长官慎刑、驳正、平反案件的职责,虽然和都察院以及刑部合称三法司,但是却最没存在感,之前的大理寺卿还是张九德兼任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皇帝忽然提出要提高大理寺的品级,并剥夺刑部的审判断案权,赋予大理寺,看起来十分的没有头脑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中央官制的变革,还涉及到地方权力的转移,地方审案断案都是知县知府以及提刑按察使的事情,一旦大理寺下去了,又将如何?
这可不是都察院,立就立了,最多就是头上多一个老妈妈,不会影响好大,这种审判权的转移,对民间的影响非常大,而且大明此刻并没有这么多的官员来支撑这种变革。
“兹事体大,应当慎重。”陈扬美说了一句。
“陛下奇思妙想颇多,然则此次干系重大,波及范围极广,当三思而后行。”刑部尚书薛贞战出来道。
从他的语气上,看不出来是反对还是赞同。
“祖宗成法,若要变革,当谨慎行事,一旦不当,波及百姓,后果严重。”左都御史曹思城也开口道。
面对皇帝的改革,没有人敢直接驳斥,这么做的人都没有太好的下场。他们只能用委婉的预言,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过于激烈的言辞绝对会激怒这位刚烈的皇帝。
从种种事迹来看,这是一位吃软不吃硬的主!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