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2 启示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“是!”
半个时辰后,王体乾来到了乾清宫,见到了刚刚回来的朱由检。
“陛下,这是今天廷议的记录。”王体乾将东西递了过去,然后垂手恭敬的站在旁边,等到皇帝开始翻看的时候,便配合进度慢慢讲述起来。
朱由检接过记录,慢慢的翻看起来,里面大多是发言记录,都是些很无谓的话,并没有什么意思,只能看出来谁发言较为积极。
不过,配合上王体乾的讲述,倒也能将会议的场景给还原出来,各个官员的语气、神态,以及最终做出的政治立场选择,也在王体乾惟妙惟肖的模仿下,清晰的体会到。
“看来,的确是有些急躁了。”他长长的出了口气。
对于最终结果,他没有沮丧,而是开始反省自己提出这些改革的动机和目的。也许,是因为在战争中战胜了黄太吉,让自己有些膨胀起来。
对于大明来说,最重要的是财政改革,就连军事方面,都可以稍微放一放,至少在自己无法负担陆军庞大的开销前是这样的。
只要有了钱,那么那么就能暴病,就能大胜仗,当外部环境改善,自己才能有经历对国内进行改革。
整个大明帝国就如同一个人一样,内阁中枢就是大脑,同一时间只能将注意力分配在一件事情上面,只能全神贯注做好一件事,一旦分心他用,很可能两边不讨好。
目前该做的就两件事情,改革财政税收以及练兵,其他的都可以放一放。
嗯,至于已经囚禁了那么多勋贵,那就进行下去,京师周边那么多卫所,看着就头痛,包括亲军二十六卫中的一些卫所,平空有了编制,耗费了饷银,结果却屁用没有。
至少这一波下来,能图个清静。
“陛下,徐大人说,明天请陛下前去内阁处理政务。”见皇帝思考完,王体乾提了一句。
“嗯,朕知道了。”朱由检点头。今天由于召开了廷议,自己没有去,肯定积压了不少奏章没处理。
而且,通政司的交上来的奏折,估计还在司礼监,没有送过去呢,自己不去,估计司礼监也不会送过去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