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5 得偿所愿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钱谦益,他找了我们和他联络的人,说张溥死了,他是不是可以获得以前许诺的酬劳。”刘若愚斟酌了下道。

    “钱谦益?”这个名字让朱由检恍惚了下,随即才想起来,当初为了让对方传递些消息给张溥,引导他们,是许诺了些东西。

    这是朱由检布下的一条暗线。

    不过,张敷都死了,显然那些不安分子不敢在露头,要么害怕缩起来,要么躲的更加隐秘,不在露头。这样一来,钱谦益的作用就几乎没了。

    “嗯,答应他,这次不是缺了很多侍郎吗,给他补一个缺就是。”朱由检点头。

    钱谦益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,很好控制,偏偏在文坛上名声很好,号称东南文坛盟主,声望很高。放入朝廷之中,有些不方便出面的事,可以让他去做。

    “是,微臣知道了。”刘若愚低头,就要告退。

    “对了,漕工叛乱的事怎么样了,杨一鹏和徐弘基解决了吗?”朱由检随口问道。

    相比于陕西的事,他根本不担心漕工的叛乱,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,连一个县城都没打下来,只敢在运河上游荡,随便一只军队过去就能平灭他们。

    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让徐弘基前去平叛的原因,这种货色,还不用陆军出面。

    “基本平定了,这些漕工在岸上有很多家属,用家属一威胁,并许诺不杀他们,立刻就投降了。这几天正在清点交接,等俘虏交接完毕,杨一鹏就会跟着魏国公回京。”刘若愚飞快的回答着。

    这些消息早就送到了宫内,可能皇帝最近没空,不过刘若愚倒是清楚的很,这也算是一件大事了。

    杨一鹏在这次叛乱中疑点重重,朱由检干脆召回来呆着,没了他这个漕运总督在,倪元璐和沈廷扬筹备海运还更顺畅一点。

    “行,朕知道了,你下去吧。”朱由检挥手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刘若愚恭敬的退下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......”方正化凑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又有什么事?”朱由检没好气的瞪了眼,和内阁处理了今天政务,好不容易处理完了,能歇息半天,结果内廷又是事一堆,一个接一个的太监找过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奴婢没事,是英国公张维贤、成国公朱纯臣、定国公徐希,三人联袂求见。”方正化陪笑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