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7 征召举人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几个大学士根本不知道从哪里抽调这些人手,完全没办法啊,这事!

    “我倒是有个法子。”熊文灿忽然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哦,什么法子?”徐光启三人都看过去。

    “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办法,是从陛下官吏一体化的来的灵感。”熊文灿笑道。

    管理一体化只是个大概念,里面的内容很多,比如科举后从小吏做起,吏员也有升迁的空间,秀才、举人、进士都可入仕,只是起点不同,而后升迁全靠政绩等等,内容。

    “既然陛下想要从吏员中提拔官员出来,何不从这次开始?再说了,也不是没有前例,如今太学中还有着一批呢。这可是有据可查的。”

    太学那批就是送往台湾前皇庄秀才,他们陆续接受培训和学习,随同陕西移民一起,一批一批的送往台湾。

    他们的确是以秀才入吏员,随后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功绩,然后晋升。第一批跟随洪承畴的就是晋升之人,后面培训的要稍微差些,但也不无希望。

    “的确可行。”一直没说话的王承恩忽然开口,让其他四人吓了一跳,他们这时候才想起来,还有一位太监在此。

    如今官吏一体化,只在改制的常州府实行,其他地方并没开始,若是能多个地方做实验和样板,自然更好。

    而且归化城草创,机会众多,只要到时候由几个吏员升迁起来,一宣传开来,介时天下吏员皆跃跃欲试,为之后的改革打下基础。

    “既然公公也同意,那就照此办理,不过从哪里抽调吏员呢?”徐光启点头,这件事就这么定下。

    “北直隶吧,距离近,陛下如今应该在等着,不可耽误了大事。”既然开口了,王承恩索性将这件事给办妥。

    “而且,周边几个省的举人可发文征兆,不强制,愿意去的举人到大同集合,统一安排,虽然他们并无从政经验,但有了三百官吏,带带这些人,到时候也不用一直从衙门抽调。”乾隆下见缝插针的说了一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