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4 晕倒的郑三俊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至于经济,就是收税,同时利用商业行为,将草原和内陆紧密联系起来,草原也是有出产的,在更久远的时候或许大明不需要,草原上有的,内陆都有,但现在这却成了一项政治任务。

    草原上必须有自己的产出,有工厂,有自己的特产。最好的自然是朱由检设想的毛纺织技术,但这个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出来的,得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在毛纺织技术没出来前,其他草原上的特产就需要人去开采了,朝廷并不打算插手这件事,只是给予指导,完全由民间商人去完成。

    “基于这个,朕意图成立两个部门,一个是税务总局,一个是商部。税务总局为金部名下机构,专司税收征收和稽查工作,不仅是农税,也包括商税,尤其是商税,是重点关注管理对象。至于商部,则是对商人商行进行管理,指导其商业行为,定下物价和规范等。”

    税务总局!商业部!

    这两个词,听得众人一阵脸色变幻,皇帝这是按捺不住,要挟大胜之威,对商税下手吗?

    真是石破天惊的提议啊!

    好半晌,众人都没说话,而是在笑话这个提议。

    现在不比以往,皇帝根本不知道民间情况,任由大臣忽悠,通过锦衣卫和东厂,以及自己的历次御驾亲征,皇帝对民间的了解,不比他们这些大臣差,尤其是商税农税的了解,更是非常深入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是皇帝自己去了解的,而不是某个大臣去力主的,这就让大臣们很难有个怨恨和想要消灭的对象。而面对咄咄逼人,一步一步往商业税方面走的皇帝,大臣们很难抵抗,往往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。

    坚持不了多久拉!某些尚书在心中悠悠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当然,税务局和商部目前只在归化城进行指导业务,也只有归化城的官府才会设立机构,待时机成熟之后,才推广天下。”朱由检瞥了那些脸色各异的尚书一眼,才悠悠说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听到皇帝这么说,大臣们心下舒坦了不少,虽然不能阻止,但晚来几天也是好的,况且,收商税的趋势无法抵挡,那么就想办法在这里面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大臣们倒也没那么抵触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