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5 轰动-《大明圣皇》
第(1/3)页
徐希三人离去,朱由检并没有从东暖阁离去,而是回到书桌前,开始书写什么的东西。
在内廷体系中,许心素负责的是四海商行,当然,同样而已负责走海贸易,只不过是通过四海商行完成而已。
然而,现在又有了个长芦盐场,虽然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捏在手中,但他单独管辖一个四海商行不太合适了。
应该如同将作监般,上升到一监的地位,下面管辖好几个商行,而且这个部门还要和将作监区分开来。
一者主攻民用,一者主攻军用,或者一个主攻重工业,一个主攻轻工业,也可以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别,同样也可以是高技术和低技术的划分,区别很多。
钢铁厂依然放在将作监,但是马车制造厂和水泥厂却可以划分到许心素麾下,这两个技术含量不高,但却需要大量的人手,将作监铺展不开来,但是许心素这边却毫无问题。
同样的,农具制造,牧畜贸易,货运物流,对外商贸,大宗货物交易,都可以成立相应的商行进行展开。
然许心素单独就负责一个四海商行,局限了他的发展,也局限了朱由检的眼光。
而这个部门,就叫做商作监,以赚钱为先导,不断发展各种商业行为,聚拢大量资金。同时,既然内廷要改,那么就改革彻底,除了商作监成立外,皇庄也同样要改。
如今皇庄已经发展壮大,下面涉及众多人员,既有粮食作物,也有经济作物,同样还有对佃农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,再皇庄皇庄的叫不合适,同样也不正规,要当做一个具体的部门来负责。
而名字,很容易起,就叫做农作监,负责农业生产,同时也包括对经济作物的深加工,比如榨塘榨油等。
如此,内廷就形成了五个要害部门,将作监、农作监、商作监以及司礼监和御马监,至于东厂和锦衣卫,倒是不算在其中,这两个部门是独立的,直接归属皇帝管辖。
至于其他的监、局等,暂且不做变化,还是老样子,归属司礼监管辖,对宫内进行维护和管理。
“就这样吧。”朱由检看着自己写出的改革措施,满意的点头,他一向认为,只有制度构架做好了,权责分清,职责理清,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做。
近来无事,照着这份计划,朱由检开始对内廷体系进行梳理,慢慢的添加、构建,使其运转更加流畅。
而这个时候,从皇帝那里得到了准信的勋贵们,也开始召开集会,对长芦的盐场的产出进行划分。
对于这个会议,所有勋贵全部参加,九连山很在松江府华亭县的徐弘基,自己不能来,也拍了长子代为参加,极其的重视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