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5 朱燮元将归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只不过,江南的文人士子和商人,在高兴之余,却错过了帝国日报上两篇极其重要的文章,或者说不是错过,而是忽视,毕竟在真金白银面前,任何人都文章都不重要。

    京师,内阁。

    徐光启看着一份报纸,见到上面刊登的署名朱聿键和朱常洵的两篇文章,摸着胡子,笑的非常开心。

    其中,朱常洵是福王,虽然被软禁在京师,但作为距离天子最近的宗藩,其发言支持的意义是重大的。

    而朱聿键只是唐王世子,为了和福王的支持对称,当他的奏折来到内阁时,徐光启连夜命令礼部的孟绍虞,通过朱聿键嗣位的请求,一夜之间就让其成为了唐王,然后发布了这片文章。

    有了两位藩王的支持,他‘削藩’的举措算是打响了声势,接下来只要继续沿着藩王内部的裂口用力下去,声势只会越来越大,当黑幕增多,民间议论汹汹到顶点时,便能借着风潮,一举完成‘削藩’。

    到时候朝廷既能去除一毒瘤,也能获得一笔意外之财,用来启动接下来的改革。

    只是,这个打响第一枪的人要好好琢磨下,而且审理藩王案件的人选也要确定下来。

    正当徐光启想着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的时候,王在晋兴冲冲的走了进来,他高兴的杨着一份战报,一进来就嚷嚷道:“哈哈,大捷,大捷啊!出人意料的大捷啊!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徐光启抬头看过去,如今朝廷还有什么地方能有大捷的?

    拢共有战事的地方就西南一处,总不可能是那里吧。只是前次朱燮元才传来功亏一篑的消息,现在怎么可能还有好消息传来呢?

    “你们猜猜是哪里来的战报?”就在所有人探究的望过去的时候,王在晋竟然恶趣味的卖起了关子。

    “呵呵!”

    钱龙锡冷笑一声,低下头去,徐光启不发一言,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,熊文灿则压根没看过去,他对战报不关系,只想将北直隶的事情核算清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