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39 秦良玉的决定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四川,石柱土司。

    奢安之乱彻底评定后,秦良玉便带着自己的土兵回到了石柱土司。作为战胜者,她自然是满载而归,每个士兵都获得了朝廷足够的赏赐,她自己也获得了朝廷的褒奖。

    尽管士兵损伤不小,但是却没人在意,土司兵更是不在乎,若是拼命能换来足够的生活物资,他们愿意拼一辈子的命。

    土地都是在艰苦蛮荒之地,这里土地本就贫瘠,产出极少,又要受到头人首领的剥削,日子艰苦极了,为朝廷打仗,换取物资,不失为一条良好的出路。

    不过,在所有人都高高兴兴,觉得今年日子会好过不少的当口,秦良玉却独自坐在庭院中,皱眉的看向手中的书信。

    时间已经来到了二月底,气候逐渐温润起来,身在群山之中,这里更是寒意早早退去,显露出一丝春意来。

    她手上的书信是朱燮元写来的,说实话,朱燮元对她还不错,挺照顾的,而且如今满载而归的赏赐,也是朱燮元替她争取来的。

    当然,待遇变好是在朱燮元加封了内阁大学士头衔后才有的,尽管不在内阁,这个头衔没什么用,但却让朱燮元的地位凌驾在所有地方官的头顶上。

    也因此,作为朱燮元的得力干将,秦良玉的日子好过了不少,最终在击败了安邦彦后,荣归故里。

    只是,刚休息了没多久,秦良玉就收到了朱燮元从京师发来的书信,面对书信里的内容,秦良玉很困惑,不知道该如何抉择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她也只能自己做出选择,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。她的兄长秦邦屏战死在了辽东的战场,她的弟弟秦民屏战死在了平定奢崇明的过程中。

    丈夫马千乘早死,儿子马祥麟以及几个侄子虽然都成年,也能领兵作战,但在她眼中,却依然还小,她并不想将这些压力转嫁到他们身上。

    书信上写的东西很简单,也很直白,直言让她放弃土司的位置,支持朝廷的改土归流,而作为汇报,她们全家都可以迁徙京师。

    她的四个侄子可以入武院学习,学成后进入陆军任职,儿子马祥麟更是成年后直接恩萌官职,若是不愿入武职,也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学习,带学成后直接入仕为官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