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0 你怎么看?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但这种情况仅限于读书人的圈子,在百姓当中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不说这时候,就算是后世也是如此,一个行业对另一个行业的政策,根本就不知道,也没兴趣去知道。
尽管民间没了讨论声,但是消息依然以一种诡异的速度传播开来,加上帝国日报的扩散,不过几日之后,整个江南之地就都知晓了。
十里秦淮。
自从曹化淳在这里强势推广青楼牌照后,这里有过一阵萎靡萧条,然而没过多久,就又立刻繁华起来,再次成为南京乃至整个江南都有名的烟花之地。
整个南京城,只有五家青楼,其他的全部都消失了,而起留下来的资源和市场,则都被这五家青楼给吞并,那种规模的膨胀,差点让五家青楼的话事人没笑死。
最后,五家甚至打成了一个协议,将所有青楼都从城内搬出,统统放在秦淮河上,十里秦淮因此再度繁华起来。
秦淮河两岸,阁楼林立,脂粉遍地,秦淮河上,花灯无数,美人空望,这种情景,想想都令人激动,于是这就成了南京青楼不同于其他地方青楼的一大特色。
一到晚上,漆黑的夜幕下,是无数如同星星般的花船,点缀在河面上,如同星空中的银河来到了人间,美不胜收。
一艘花船上一般都有不少姑娘,而根据花船的等次,越高等的则姑娘越少,到最后,能独自拥有一艘花船的,那都是花魁一级。
数不清的灯光在秦淮河上亮起,点缀着灯光的花船慢慢畅游着,速度很慢,偶尔还和其他花船错落而过。
静谧的夜空下,甚至能听到交错而过的华船上,讨论的声音。
他们是在讨论这惊天动地的朝政变革。
这种变革的确称得上惊天动地,从中央到地方,从阁老到巡抚,包括以前的定国是诏,以前各部门的成立和变革,这一次统统都放了出来。
这些消息,有些人知道,有些人不知道,也有些知道的不全面,但这些措施集合起来,给人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,由此产生的争论,非常的繁多。
这不,秦淮河上,相互交错而过的两艘花船中,其中一艘就有这样的讨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