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4 闲谈蒙古-《大明圣皇》
第(2/3)页
“等等,你是说,土碱是一种和井盐差不多的矿,要从地里挖的?”朱由检忍不住问道。
“是啊,陛下,有什么问题吗?”孙元化奇怪的问道。
有神问题?问题大了!
好吧,朱由检其实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,但照他想来,既然都是叫做碱,那想必这土碱和后世工业中所说的三酸两碱有着必然的联系,草原上盐碱湖多,肯定是一件好事。
当然,好到什么程度,朱由检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,以他贫乏的知识,只能产生这种意识。
“陛下是想在草原推广羊毛纺织技术,以求草原的长治久安吧?”正在朱由检思维有些混乱的时候,孙元化忽然开口了。
“正是。”朱由检点头,他也不奇怪对方为何如此肯定,羊毛纺织,除了草原需要外,中原并不需要。大明的布料不要太多,绫罗绸缎,棉布麻布等等,不仅便宜,而且舒适,只要殷实之家,就能用得起丝绸。
“草原没多少出产,除了牛羊马匹外,再无值得大明惦念之物,如此于统治是不利的,如今陛下能变废为宝,让羊毛成为毛布,抵御寒冷,以利益为先导,实在是一招驱虎吞狼的妙计,然则,此策依然治标不治本,有着隐患。”孙元化侃侃而谈起来。
“爱卿有何高见?”朱由检感兴趣的问道,他没想到,孙元化一个醉心西学和数学的技术人才,也能有这样的见解。
说孙元化醉心西学和数学可不是乱说的,他早在天启元年就考中了举人,之后却放弃了举业,反而师从徐光启学习西学和数学,更是在学了一段时间后,举得西学能够‘补益王化,左右儒术,救正佛法’,于是就受洗入了天主教。
也正是因此,他耽误了科举,没有考中进士,直到现在身上也只是一个举人功名,当然,他目前的官职,是很多进士都不及的。
“蒙古人愚笨,是学不会羊毛纺织技术的,到最后,定然是他们出售羊毛,而汉人在草原上开办工坊,纺织了羊毛后送回关内,羊毛在草原上不算什么,定然卖不上钱,想要赚钱,必然要养更多的羊,然则牧地是有限的,而草原上人口一直在增长,如此必然有矛盾,当草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的时候......”
说到这,孙元化没有说下去,而是举了个例子,“陕西天灾,前车之鉴啊,陛下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