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 新军军制-《大明圣皇》
第(3/3)页
火枪的大规模装备,注定今后的战争是朝着职业化和精锐化方面发展,人数不再是战力最主要的衡量标准,真正拉开差距的,还是在装备和组织上。
而采用三三制,除了受后世的影响外,更多的还是组织度上的考虑,一个军中,八个指挥等级,这将需要大量的军官,军官越细化,军队的组织力度就越强,军队越不容易崩溃。
在各级指挥层面上,除了最高的指挥长官外,还有司掌参赞谋划的参谋官,司掌训练营房的训导官,司掌文书纪律的书记官,司掌粮秣医护的后勤官,司掌兵器铠甲的装备官。
除此之外,在各级指挥人员上,还会配备一到两名的副职,作为后备补充,即是锻炼,也是预防紧急情况。
这种细分,即是对军队的分权,也是职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,职责明确,分工清晰,才能将一只军队建设好。
不过,这种细分只到团一级为止,下面的营开始就没这么详细,职责分别被副手掌握,最多会配备一名参谋官或者书记官。
只是,这样的一只职业化军队的建立,除了需要大量的投入外,还要很长的时间,军中人员需要上课,学习,以及慢慢的适应。
还在乾圣元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,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来让他磨合训练,一年之后,这支军队也差不多能用了。
而等到经历实战检验之后,朱由检才能看出,这么一份结合了多个时代知识的军队构制能否适应战争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