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6 归属和人选-《大明圣皇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长芦盐场来的廉价盐,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师,所有靖难勋贵合力,将长芦的盐运往京师,然而却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到后来,徐希等人暂时放弃对南方的开拓,包括四海商行,也一起加入进来,优先保证京师食盐的供应,这才让抢购风潮给慢慢给平息下去。

    而这,还是因为百姓看到廉价盐供应源源不断,不是一时的买卖,这才不在抢购,毕竟百姓们手头没有太多的余钱,他们还要买米,不可能将所有钱都拿去买盐。

    风波虽然平息下去,但是长芦盐场,却走入朝臣的眼中,晒盐法普及后带来的高产,出乎所有人的预料。

    由此,引发了各个部门对长芦盐场管辖权的争抢。

    其中户部的声音最大,尚书李长庚认为,盐场之前本就是户部在管辖,如今那边派驻的官员也是户部的人,如今虽然改制,但归属却未变。

    金部同样也是有力的争夺者,一则是金部是从户部分离出来的,天然和户部一样,对盐场有管辖权,二则是既然丫实行盐铁专营,盐场的收入全部要交给金部,金部既然要对盐场管辖,万一有人从中弄虚作假,少了收入怎么办?

    其中,工部也凑了个热闹,认为盐场应该归工部管。盐场技术改革,需要要用到很多工匠,而工部工匠最多,将盐场交给工部管辖后,产量还能提高。

    不过,却没人把工部放在眼里,这么一个清水衙门,谁会把他当做对手?工部如今泰半匠人和业务都被将作监给抢去,工部尚书张凤翔脸上无光,他这才处心积虑想要参与到对盐场的争夺当中,万一皇帝将盐场给工部管了呢?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些官员上奏折说,让还未成立的商部管辖长芦盐场,制作,贩售食盐是商业行为,由商部管辖再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不过,这种言论根本理都没人理,上这些奏折的,完全就是政治投机客,想要以此夺取皇帝关注的眼球,以求简在帝心,被写入‘大贤谱’!

    “都看看吧,如今吵的挺热闹的。”朱由检将一大摞奏折丢在桌子上,满脸的无奈。

    他没想到,勋贵们的动作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,百姓买盐抢购也就算了,现在连大臣们都开始抢了,而且一个还比一个凶。

    “既然外廷争执不下,不如让给内廷管辖吧,内廷没有这种事情。”朱由检忽然笑着说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